国产影像“老大哥”主动撤回IPO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03 01:35:436月16日,来自深交所的官网信息显示,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于6月15日主动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撤回文件,终止创业板IPO。
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提供商之一,安科由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与美国医疗设备制造商 ANALOGIC 于1986 年合资设立,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家合资企业。自公司成立以来,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先后研发生产出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1989 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 MRI 设备,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 MRI 制造能力的国家
1991 年,安科被评为广东省和深圳市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
1992 年,安科开发中国第一台超导 MRI,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6 年,国内最早的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安科成立,同年在国内同行中率先通过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的质量体系双重认证
2007 年,基于多年对PACS的深入研究、研发出新一代PACS系统。同年,成功自主研发ASR-9150和ASR-9650两款世界先进水平DR
2017 年,安科通过股份制改革,现任董事长朱黎明正式上位。完成MBO后,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安科有了新的变化,成为一家完全市场化的公司
2020 年,借助新冠疫情带来的CT市场爆发,安科扭转了业绩亏损的局面,其推出车载CT和方舱CT,使CT产品的销售额大涨。并于同年启动 IPO 上市计划
2022 年,安科以 3.4 亿重金,启动建设“安科高端医学影像创新中心”
安科90 年代的历史几乎就是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史。而近几年,经过股份制改革后的安科卸去历史的包袱,充足的技术积累使得安科再次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
在医疗器械行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要论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史,无法绕过深圳医械的贡献;而要论深圳医械的发展历程,也无法忽视安科的影响力。陶笃纯,他被赞誉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黄埔军校校长”。安科成立仅次年,便有了25岁的徐航和36岁的李西廷的加入,而后,祖幼冬和张浩也分别加入了安科。在安科的大家庭里,他们获得了充分的成长和学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随后李西廷、祖幼冬等技术骨干相继离开安科成立自己的医疗器械企业:
1991 年,40岁的李西廷,选择离开安科,投身商海,与徐航、成明和、张巨平、严萍宜、聂彤等等一起创办了迈瑞,被称为迈瑞七君子。2006年,迈瑞登上了纽交所舞台,成为首家登陆美国证券市场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1995 年,张浩和祖幼冬也离开安科,共同创立了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任董事长和董秘。理邦仪器于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
2006 年,严萍宜再次创业,创办深圳微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与安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包括深圳迈瑞、理邦、安健等企业。
目前,安科主要产品包括 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X 射线摄影系统 (XR)、微创治疗设备,主要销往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此外,安科还经营产品的售后配件及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0 年、2021 年安科 CT 产品和 MRI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按销售数量统计) 均位列国产品牌第三名。
在本年度的 CMEF 中,安科携CT、磁共振、XR以及微创治疗类全系列产品惊艳亮相,重磅展出了最新的科研创新成就——包括国产首款多自由度移动O形臂、大孔径极速能谱512层CT、大孔径高性能智能化1.5T磁共振、百微米高端智能动态悬吊DR、低剂量三维断层乳腺X射线系统等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了科技创新浪潮下,公司不断引领超越、不断迭代更新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
本年度 CMEF 中,安科展出超高端256排CT ANATOM X980。该设备搭载了安科自主研发的全新16cm宽体超高清光波探测器,完美解决了宽体探测器边缘大锥束伪影问题,更好地解决了单心跳冠脉CTA、全脑灌注、单器官灌注等大范围扫描时间分辨率等问题。
单圈0.25秒极速扫描,结合高精度、高速度检查床和智能化检查流程,轻松、高效地应对多部位联合扫描、一站式胸痛三联征扫描等各种复杂检查。独创的二郎神视觉感知系统(天眼+鹰眼),可实现智能识别、智能视野识别、智能伪影抑制、实时患者看护,更好的保证扫描方案准确、高效、安全的完成。
针对常规影像科之外的应用场景,开发小型化、创新应用的 CT,助力多科室、多医疗环节应用的同步提升
SuperMark S780新一代大孔径高性能智能化1.5T磁共振,拥有70cm大孔径,提供更广范围的成像,采用全新一代静音扫描技术,让患者更加舒适。
SuperMark 0.5T则突破了传统超导磁体的封闭式结构设计,创造性地采用开放式超导磁体结构,双触摸屏控制的电动病床可一键实现精准摆位,磁体为上下垂直磁场的开放式设计,结合对称的双柱结构,开放度可达280°大广角,为受检者带来了超高舒适的检查空间。
在 XR 产品领域,本次 CMEF 中,安科展出ANARAY S880 高端智能动态悬吊DR和ASR-4000T 低剂量三维断层乳腺X射线系统两款产品。
ANARAY S880采用全自动天轨机架结构设计,搭配全自动跟踪胸片架与浮动升降摄影床,同时配备新一代动态百微级大平板和超大热容量球管,长续航、高流通,满足临床上的各种应用检查。是国内首款搭载百微米无线动态平板探测器的高端悬吊动态DR。
ASR-4000T 低剂量三维断层乳腺X射线系统是安科最新使用低剂量优化技术、智能人机互动、多频自感应压迫以及“易优”的工作平台,在满足日常乳腺检查的同时,新增数字化乳腺断层X射线摄影(DBT)功能,DBT摄影获取的多层影像可大大消除组织重叠影响,提升病灶以及边缘的可视性,展现了不同深度位置结构信息,精准定位病灶,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研制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 O 型臂及术中 CT,提供骨科微创手术一体化解决方案
研究多模态图像融合 技术、智能化图像分割技术和快速图像配准技术,为微创手术提供更加丰富的信 息,并能够快速矫正患者位移造成的定位偏差
在安科的市场业绩方面,根据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目前安科已在全国设有各级分公司和办事处,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全球拥有超过11000家医疗机构的直接用户,具有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从招股书来看,公司CT产品在2020年及2021年销售额相比2019年大幅上涨,收入占比例逐步提升。从2019年至2021年,该产品分别收入1.95亿元、3.32亿元和4.54亿元,占比从46.02%飙升至2021年的67.5%。
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期间,CT市场需求大涨,而安科推出的车载CT和方舱CT,使CT产品迎来大量销售,扭转了公司业绩亏损的局面。
凭借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布局、优质的产品性能和客户服务能力,安科在国内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 2020 年公司 CT 产品和 MRI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按销售数量统计)均位列国产品牌第三名。同时在海外市场,也有着一定知名度,2020年公司在中国CT出口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位列市场第六、国产品牌第三。
虽然此次安科主动终止IPO,但行业仍不能忽视安科在过去数十年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自1986年成立以来,安科在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领域一直保持着专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其产品涵盖CT、MRI、口腔CBCT、乳腺机、微创外科、专业影像工作站、PACS及影像云平台等。这家企业甚至在1989年研发出了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推动了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
此外,安科还成功地实现了从研究所模式向市场化公司的转型,始终聚焦自己最擅长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及其关联的精准治疗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这种深度的市场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仅帮助安科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也为其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行业也期待安科能够继续坚持其自主创新的战略,不断推动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带动民族企业向国际知名品牌加快转型。